「发言成本」与为什么我(个人博主)不想建立交流社群
对于一个个人独立博主而言,是否有必要再费精力去维持一个群组笼络读者?我想从「发言成本」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以及某些现状。
本文主要讲讲近况、以及将来一段时间。标题层级都没想好,可能逻辑会很混乱,见谅。
接下来可能会反复用到「发言成本」这个概念,可能之前已有人用过,但是我没有特别关注,这里给上一个新的定义。可能不够准确、包容,但不妨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或许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发言成本」,顾名思义为「说话的成本」。也许你认为说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谈何成本。实则不然,即便是现实生活中说话,你也需要找好对象、在恰当的时间切入、合理地控制节奏,这些都要耗费你的精力。在网络世界中说话也是如此。
当然,有人说话意味着要有人倾听,这是个关联的行为。一个人自嗨我们不讨论,毕竟这样没有任何影响力。而我选择倾听别人的发言,似乎是我在这个行为中起主导作用。但我更愿相信,发言的曝光量总是和发言质量正相关的。我看到你说的话,一方面要我们趣味相投,我主动关注你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你所说的内容足够优质,容易被我以及更多人发现。所以我把这一层次也归入「发言成本」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是降低了发言成本的。如今想说话,注册个微博、twitter,亦或是知乎、豆瓣,马上就能说话。而借助这些巨头们的流量基础及推荐算法,也能很快为你找到听众。倒也不能说发言成本降低完全不好,这样方便信息最快速地到达更多人手中。发言成本太高,就那么一点人有机会影响他人,自然无从出现百花齐放的观点,大家思维逐渐定式,好的想法难以传播。整个网络世界甚至整个世界都会变得单一而乏味。
然而,发言成本过低也是个严重的问题,是个我们正面临着的问题。借助平台流量优势,趁机蹭个热点,任何人都能影响相当一部分听众。一条 140 字不到的微博,说实话,这么小的篇幅能表达出如何深刻的思想、见解,我仍持保留态度。发言成本低便很难再保证质量,现在微博有多乱想必不用我多言,twitter 虽有一堵墙过滤仍不乏有人整天无聊对线。
目前而言,我认为,网络上发言成本是偏低的。
为什么评论系统 从 Valine 切换到 Disqus ?因为 Valine 留个邮箱便能发言,还缺乏一个合理的验证机制,发言成本太低,大家在评论区发言变得更加无所谓,出现有意义讨论的比例也随之降低。
相比之下,Disqus 强制要求登陆评论,通过账号关联督促大家对自己的评论负责,对评论先进行一次过滤——无意义评论直接 spam,已在 Disqus 社区多次高质量发言才会直接 approve,其他会 pending 状态等待审核。你的账号不断地在进行信用评估,为了让你不被 spam、或者是更快被 approve,你必须好好思考每一次评论是否恰当、是否有意义。
更何况,Disqus 在某些地区是无法访问的,所以想评论先得学会上网,这又是一层过滤。在 Disqus 上的发言成本无疑更高。
为什么我始终强调「个人独立博客」?同班几位巨佬也正在使用博客园写博客,也有很厉害的学长还在用 CSDN。我承认,也有独立博客随便扔在某个托管平台上,完全不认真对待,也有许多大神在用统一的博客平台。但就一般了来说,这些国产博客平台普遍质量不敢恭维,许多内容都不知道是「几手」抄袭过来的了,完备性与准确性毫无保障。我也没有深入了解这些博客平台,但为什么我敢说他们质量普遍偏低?还是从「发言成本」的角度思考下。
把话说难听点,能够拒绝这些博客平台的一条龙服务,有能力搭建起自己心目中模样的博客,再怎么样都是不太缺脑子的。个人独立博客正是一种发言成本较高的表达方式。没有平台的支持,排版、内容、SEO、推广、引流等等全部要自己搞定。独立博客在寻找听众一方面相比博客平台更是吃尽苦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人自言自语、没有反馈,许多博主都是在这一段时间坚持不下去而弃坑。最后坚持下来的每一个博主都不容易,每一个内容创作者都值得鼓励。
个人独立博客还有一点,那就是个人品牌的打造。域名也好,ID 也好,那就是「你」,就是你在网络世界中的名字,就代表着你本人。我很珍惜我的声誉,我不愿意随便换 ID 重开。至今为止我已经对我所有文章有过 4 次大的整改;每写一篇新文章(特别是技术文章)都会开着三、四十个标签页不断参考修正;看到别人的批评指责会不断检查哪里做的有问题。最近想开一篇新坑关于静态托管平台的对比,我翻遍了谷歌搜索出来前 10 页的所有条目(尽管该文胎死腹中)。说好听点,我是想帮助到下一次寻找相关答案的人,防止他们再走一遍我走过的弯路;但实在一点,我也许是想让读者认为这个打着「ChrAlpha」名号发言的人也是能写出点有用的东西,让他们愿意主动关注我,让搜索引擎给予更多 SEO 权重。
但即便如此,即便我很珍惜这个 ID,在某些场合我还是会有不恰当的行为。在别人文章下面评论比自己完整撰写一篇文章容易低得多,这种低发言成本也让我松懈。比如在不久前在 Sukka 文章下 评论 张口就来「GitHub 对宕机细节一声不吭,倒是整了些『浪漫的东西』」,然而这次评论主要是看到 Cloudflare 博客 首页最显眼位置一篇 「Cloudflare Outage on July 17, 2020」,想赞扬 Cloudflare 每次事故毫不避讳地完整整理一篇博文介绍整个事故的起因经过及技术细节。
这时我打开 GitHub 博客 看到的直接是「GitHub Archive Program」。而把这两者在评论中拼起来就显得很奇怪了,显然我评论表达是很不到位的。一方面,Cloudflare 事故是在几个小时前,而 GitHub 上一次宕机已经有一阵子了,此时 Cloudflare 文章会发布在博客最上方,而 GitHub 的声明则被新文章掩盖了,我查看了 GitHub 博客在 July 9th 的网页快照 也确实印证了这样想法;另一方面,显然我没有意识到我所说的「一声不吭」究竟意味着什么,只要往下一拉都能发现 GitHub 并非「一声不吭」。
以此为反例,即便某人能够应付一定高发言成本,但到了低发言成本的场合也有可能失策。再看微博,虽说也有像 罗翔老师 这样的敢于说真话的普法者,但在低发言成本场合依旧能够保持高发言质量的人可比能应付高发言成本的人更加可贵,也更加稀缺。每 3 天发一条 100 字的微博/推文和每个月发一篇 1000 字的博文,效果或许截然不同。
前面花费一些篇幅谈了下关于「发言成本」的话题。如果现在回答「有没有计划建立 QQ 群或者 Telegram 群方便交流?」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可以一句话带过。
但仔细想想,好像没那么简单。我们之所以选择「博客」而非「笔记本」,肯定是希望有个交流反馈的过程,看重博客的社交属性。而独立博客天生流量劣势,再加上独立博客更新频率远远比不上信息流平台,没有人会无聊到一遍遍刷新博客看看有没有新内容。这导致独立博客用户粘性很低,大多是需要的时候碰到拿来用,用完就扔。
那我博客而言,二月份由于疫情缘故家里蹲,更新频繁很多,也迎来建站以来第一波流量小高潮——日均 UV 500 左右,峰值接近 1k,尽管现在看来那时文章质量也很一般。遗憾的是,我没能抓住这一次机会,这一批流量很快就流失,回访率只有不到 1%。之后博客有渐渐归于沉寂——日均 UV 200 出头,回访率 4%。
建立社群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提升用户粘性,对于个人博主而言,这有助于促进反馈循环形成。隔壁 Newlearner 自留地 便是一个成功范例。
不过即便如此,结论还是不会变,我没有也不会创建交流群组,我实在没有精力去维护。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个技术博主,而技术博客的真正意义更多在于产出高质量文章帮助读者同时提升自身。如果我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具人」,我的文章对大家有那么一点点帮助或启发,那我已经很高兴了。
而对于这类博客,更好的关注方式或许是 RSS 订阅。虽说我不会一遍遍刷新独立博客,但是定期检查 RSS 阅读器还是能做到的。
本文更多承载着博主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思考,可能漏洞百出,但我还是将其放出与读者交流。